本文报道的我国第一批正式热流数据,系几年来我们在开展地温普查、矿山地温等工作的同时,选取了一部分较为理想的钻孔进行大地热流测量的结果。测点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及其近邻的山区,个别在江淮地区。这项工作得到煤炭、地质、冶金等部门的大力协助。
作者对1973—197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科考分队地质组,在西藏南部和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采集的部分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经镜下鉴定,选择适宜者用钾氩法做了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从而对本区广泛出露的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加深了认识。在工作中钾是用火焰光度法测定的。放射成因氩的含量大部分是用体积法测定,小部分用以Ar38为稀释剂的稀释法测定。
世界上很多海域中的现代碳酸盐沉积正在形成,如巴哈马滩、美国的佛罗里达湾、古巴的巴塔诺湾、中东的波斯湾等地,以及丹麦的某些近海地区。产于这些海域中的现代碳酸盐沉积物,其矿物组成主要是文石,其次为镁方解石,纯方解石较少,现代白云石沉积更为少见。我国的现代碳酸盐沉积见于南海诸岛及海南岛的沿海地带。作者曾利用粉晶照相鉴定了采自我国南海二十余种珊瑚、瓣鳃类、腹足类、有孔虫等现代海相生物壳体的物相,发现除有孔虫和海胆壳是由镁方解石构成外,其余生物壳体皆由文石构成。
引言许多绝缘固体如塑料、玻璃和天然矿物常常可以记录带电粒子的径迹(这些未经化学蚀刻的径迹可称为潜迹),这是带电粒子在绝缘固体内沿着自己运动的轨迹所造成的辐射损伤区。在天然矿物中所记录的裂变径迹是这类固体核径迹中的一种,它是直径大约50(?),长约20微米的柱形辐射损伤区,最初只能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李官桥盆地位于秦岭东段南侧,横跨豫鄂两省边界,分布于淅川、均县境内,面积约700平方公里。盆地为一不对称向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出露完好,化石丰富,是河南省下第三系的代表性地区(图1)。该区“红层”的研究,始于1930年,李捷、朱森在盆地内范庄、指甲坡发现属于始新世的哺乳动物、龟类化石后,将其定为范庄统,隶属第三纪。1961年河南省石油队,首次将该套“红层”划分为玉皇顶、大仓房、核桃园、上寺四组,时代归于第三—白垩纪。嗣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地质研究所、北京地质学院及豫十二地质队等单位,对地层和矿产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表1)。
氨基酸是生命物质中普遍存在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是构成蛋白质的“砖块”。一个最简单的氨基酸分子至少必须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的官能团。在生物的蛋白质中通常只包括有二十种氨基酸,叫做蛋白氨基酸。但是自然界还存在其它种类的氨基酸,因为它们一般不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叫做非蛋白氨基酸。除了最简单的甘氨酸外,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一个以上的不对称的碳原子。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氨基酸可以存在L和D型两种结构的对映体。所有的蛋白质氨基酸都属L构型。
用矿相显微镜观察时,在单偏光镜下矿物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反射率”,用R表示。对于处于任意位的非均质矿物,则用Rψ示。在正交偏光镜下,相应光强之比为“正交反射率”,用R+表示。分析镜已推入,但它的方向与起偏镜(前偏光镜)严格平行时,相应的光强之比为“平行反射率”,用符号R∥表示。早在卅年代,贝瑞克(M.Berek)就已提出平行反射率的概念,并推导出了它与物台旋转角ψ及矿物折射率N、吸收系数K关系的公式。
1965年,何永年等系统地总结了应用一轴晶矿物干涉图进行岩组分析的方法。干涉图法可以在不具备旋转台的情况下测定一轴晶矿物的光轴方位,并能对一些不利于或无法在旋转台上测量的标本(如解理、裂理特别发育、易产生全反射致使消光位不易定准的方解石标本,矿物晶体粒度过细、旋转台的长焦距物镜放大倍数有限以致无法测量的标本等)进行岩组分析。因此,干涉图法已经不是一种在缺少旋转台时被迫采用的权宜办法,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能够解决旋转台所不易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前言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利用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料。如何根据数学原理,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企图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探索处理和利用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的新方法。
在我国南方,广泛发育各种酸性岩浆侵入体,蕴藏着丰富的稀土、稀有和放射性元素等矿产资源。找矿勘探及地质研究证明,其中大部分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有密切关系。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燕山期花岗岩体中,上述有用元素能富集成矿,而在更多的燕山期花岗岩体中,并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矿床。铌钽矿化与钨矿化可在一地存在,也可在不同岩体中出现,但铌钽矿化、钨矿化与铀矿化经常不在一地。上述现象纯属偶然的巧合,还是某种内在联系的反映呢?含矿花岗岩与不含矿的花岗岩在化学元素组合上有没有差异?研究这个问题对今后的找矿和勘探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类中的石榴石》一文(地质科学1978年第2期)发表后,曾有读者来函同我们商讨石榴石的计算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本文把我们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概略地介绍一下,以便交流使用。石榴石的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化学式的计算;2.端员分子的计算。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我们采用阴离子法,以O12为基础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会碰到下列问题:1)当∑R3+>2、∑R2+<3时,如果满足∑R3+=2之后,多余的Fe3+全部换算成Fe2+,其∑R3+仍然≤3的情况下。
在深入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科学院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廿四日,就恢复《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活动在京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杨钟健副主任委员主持,刘东生秘书长介绍了国,内外第四纪研究的现状。与会委员谈到该委员会是自一九五七年在已故李四光主任委员的亲自关怀和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对开展我国第四纪研究,组织学术交流,与国际第四纪有关部门联系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为加强我国第四纪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同意,恢复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一切活动。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