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编委沈树忠、高锐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地学部共10位,我刊编委高锐(65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沈树忠(53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两位研究员荣誉当选。
高锐,满族,1950年5月11日生,1981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获硕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 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地球物理室工作,1985年到原地质矿产部深部地质办公室工作,1986年起到现在,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工 作,现任研究员,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建设)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和深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擅 长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这一国际公认的探测大陆精细结构的先进方法,揭露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研究深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过程。对我国青藏高原及邻区、多个造 山带及其盆山结合地带进行了系统地探测研究。累计完成探测和处理剖面超过7000 km。负责完成了跨越青藏高原、塔里木、天山三条全球地学大断面(GGT)的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揭露出岩石圈横断面结构。主持完成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 据库和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建设。(个人网站)
沈树忠,1961年10月生,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 1996-2000分别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工作。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2),主持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2004-2012),并获得优秀;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2010);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2015),并与实验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使得实验室在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两次(2010, 2015)获得优秀,现任《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和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与环境变化、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 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这一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曾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个人网站) |